追光丨火种采集成功!巴黎奥运会更近了!
众所周知,国外法官、检察官的招录标准都很高,日本前些年的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只有1%,而且通过的人平均考了5年。
中国的电视剧总是将警察、检察官与法官描写得很伟大,但一些公众还是不信任法官,司法依然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此外,在我看来,司法不公正以及形成冤假错案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下级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适用刑法时,过于想着自己的利益。
■在当下,治本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治标措施,治本就会步履维艰。这样的改革目标可谓长远之计,不可能短期内一蹴而就,实现需要很长的时间。大学要让一些人安心做教授、副教授,现在大学的很多人也乐意当教授、副教授,而不追求行政职务。应该说,最高法、最高检是重视的。事实上,其他国家都是这样的,只是我们国家的官本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只有通过法律的制定与适用,让每个人都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这个社会才会有秩序。既要明确长远之计是什么,也要知道当务之急是什么。既需要公权力秉持克制与怵惕,又需要社会尤其是公民层面的成熟与理性。
法律实施所包含与蕴含的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法律监督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刑事羁押率显著下降,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获得改善。法律体系形成后,法治建设的重点就是法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提上重要战略地位,环境法实施得到改善。
我去年在《法制与社会发展》发表了一篇短文,提出从四个方面可以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切实落实依宪执政。要从法律实施的四要素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来分析。
而真正全面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靠法治,所以从人民福祉、执政安全、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都必须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立法是法治建设的形式阶段,法律实施才是法治建设的实质阶段。这更需要规划者、主持者和参与者在此过程中应具有信心、诚心与恒心,从自为到自觉地行法、守法与护法。既需要公权力秉持克制与怵惕,又需要社会尤其是公民层面的成熟与理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通过法治评估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不是简单的数据统计和事实列举,而是进行全面的学术评价和探讨,是本报告不同于其他报告的特色。总结起来,2013年中国法律的实施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第一,党和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反腐倡廉的规章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反腐力度空前加强,实施程度和效果在新中国法治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2013年是建国以来法律实施得最好的一年。
保障严格执法,当前尤其需要设法克服非平等执法、钓鱼执法、寻租性执法、非文明执法、限制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疲软式执法、非法性执法、滞后性执法等行为。法治中国建设不仅仅或者说不应该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不是只建设法治政府便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过程,需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敢违法、不能违法的局面。
其次,司法是正义的最后防线,底线守住了,这个社会就不会坏到哪里去。全面彻底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只有依靠法治 记者:对加快法治中国建设作何展望? 陈云良:为什么提出要加快法治中国建设我们觉得当前中国社会问题不断显现,严重影响我党的执政安全,非全面彻底解决不可。
在首发式上,他提出从工作难度和力度考虑,立法和法律实施在法治建设中的分量是1:9的关系,如果花1分力量立法,那么要花9分功夫去实施。这是三十多年来中国法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第五,法律监督切实推进,纠正大批冤假错案。包括第四个方面法律监督能否发生作用,也需要加强公民监督,把公民、社会力量上升为最重要的监督主体。报告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国际法、环境法以及知识产权法等十四个分报告。最后我们讨论决定分部门法来撰写法律实施的报告。
第二,人权保护落实得到重大突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建成以后,法治建设的重点是法律的实施。
去年中国法律实施的鲜明特征 记者:2013年度中国法律实施的总体特征? 陈云良:报告从立法、政府法治、司法改革、廉政法治、刑事法治、社会法治、民商法治等方面全面呈现2013年中国相关领域的法治热点和重点问题。唯有让法律不折不扣地得到实施,由纸面落实到地面,才能使法律更具尊严与权威,才能让人民更加自由与幸福。
长达37万字的《中国法律实施年度报告2013》,紧扣法律实施之基本意涵,将法律实施置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语境中。记者:与当下众多的法律年度报告相比,该法律实施报告的特点是什么 陈云良:不是简单的数据统计和事实列举,而是进行全面的学术评价和探讨,是本报告不同于其他报告的特色。
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工作重点是保证法律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既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也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再次,如何让公民普遍遵守法律这是当今社会法律实施、法治建设的最大难题,以往的研究强调控权,强调法治政府建设,认为自上而下会自发形成全民守法的社会。同时,出版《中国法律实施报告》也和中南大学法学院坚持的法学研究以党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战略一致。
开放单独二胎生育政策。我们认为当下中国一切重大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最终解决都只有通过法治,法治是唯一真正有效的办法。
我们有意回避了单纯以一般法治指标进行法律实施量化评估的方法来检讨中国法律实践。第三,简政放权,取消了大批行政审批项目,改革注册资本制度。
来源: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蒋安杰 进入专题: 法治 法律实施 依法治国 。法律体系形成后,法治建设的重点就是法律实施。
而是致力于以实证为核心的综合性方法透过各部门法的分别体察和总体反思,形成当年度中国法律实施的系统性全局观察 法律实施问题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第六,进一步理顺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增强了公民的守法意识,形成了全社会知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江必新会长特别强调法律实施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而是致力于以实证为核心的综合性方法透过各部门法的分别体察和总体反思,形成当年度中国法律实施的系统性全局观察。法律得到全面的实施是法治本身的基本要求。
课题组认为加强法律实施是目前最有效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手段。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原因,我国法律实施的情况尚不尽如人意,有法不依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我国法律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再次强调了杜绝刑讯逼供、排除非法证据、坚持疑罪从无、保障律师权利等刑事审判规制。法律实施既需要立法者秉持法律理性,以敬畏的心态科学立法,也需要法律的实施者坚守良知和正道,超越教义意义上的法律的规范属性。